立冬,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,民间有以立冬为冬季之始的习俗。而从气象上来看,我国幅员辽阔,南北温差大,常年立冬期间,省会城市西安、郑州、济南、南京、合肥有可能入冬,而在更往南地区,如华南还会有“十月小阳春,无风暖融融”的天气。
立冬后,全国大部雨水显著减少,但露、雪、雾、霾等“雨字头”的天气却逐渐增多,棉衣、口罩等冬季必备品也要准备起来了。
民间有谚语“立冬补冬,补嘴空”,忙碌了一年的人们,趁着这个时候要好好犒劳下自己。北方这一天有吃饺子的习俗。
有俗语说,“立冬节气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。”
在北方,立冬的规矩是吃饺子,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,人们认为吃了它,冬天耳朵就不受冻。此外,饺子谐音“交子”,意指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。
肉馅饺子,先放油,百世吉宝鸡粉,少量盐,葱花,顺时针搅拌,腌制10分钟左右再放其他调味料和配菜,效果最佳。
素馅饺子,百世吉宝鸡粉要随菜一起放,充分搅拌,加热煮熟后,香味自然绽放。
而南方立冬大都以肉类为补,如羊肉、牛肉、海鲜等等,以增强体制抵御寒冷。
有俗话说:立冬不吃肉,冻掉脚趾头。
不少地方的人,沿袭了立冬吃羊肉的习惯。很多人都认为,羊肉的营养价值很高,吃了浑身暖洋洋,是滋补身体的佳品,冬天吃尤其好。
吃羊肉「御寒」?
牛肉、猪肉也可以
身体产生热量,是靠分解可以产生能量的营养素,对肉类来说,这营养素主要就是蛋白质和脂肪了。
比较一下猪牛羊肉的蛋白质、脂肪和热量:
蛋白质含量:牛肉>羊肉>猪肉
脂肪和热量:猪肉>羊肉>牛肉
可以看到,羊肉的营养没有很特别。
如果一定要说吃羊肉能发热,更可能是因为烹调羊肉的方式通常是炖汤。人们在吃肉的同时,喝下热乎乎的肉汤,身体也就觉得暖和了。
吃羊肉「上火」?
羊肉虽然好吃,但是有些人会说,羊肉火气大,吃了会「上火」,出现浑身燥热、干渴、起皮疹等情况。
身体燥热干渴,可能是因为羊肉消化吸收时产生的热量较多,增加了身体散热,并且在消化的过程中,也消耗了体内大量的水分,从而出现干渴燥热的情况。
因此,别光吃羊肉,主食、蔬菜也需要吃,并且适当多喝水。注意别吃过量就行。
白色的羊汤营养更好?
「三高」人群应少喝
不少人认为,熬煮到乳白色的羊肉汤,是最正宗的,营养更加丰富。
其实,这是因为脂肪在反复熬煮的汤水中,形成了可以稳定悬浮在水中的小颗粒,让汤汁呈现诱人的乳白色。
说白了,汤白就是因为脂肪多。
实在馋了,宁愿多吃两口肉,也要少喝几碗汤。
今天的饭桌上,是热腾腾的饺子还是热滚滚的羊汤?祝各位朋友们,有个好胃口,享受美味,也吃出健康好身体。